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正常人肠道菌群体外模拟效果的比较研究

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正常人肠道菌群体外模拟效果的比较研究

更新时间:2021-01-28  |  点击率:761

为了比较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正常人肠道菌群体外模拟效果的影响,找出适合肠道菌群体外模拟的条件,研究肠道微生物体外制备方法,范彬, 尹业师, 孙刚, 等采集3名正常志愿者的粪便样品,利用以淀粉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VI和以淀粉+多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XP,在体外模拟发酵模型中对其菌群结构进行模拟培养。通过提取发酵液细菌基因组DNA,运用PCR-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PCR-DGGE)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来评价模拟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拟效果,通过测定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来推断细菌代谢情况。

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正常人肠道菌群体外模拟效果的比较研究

 

结果显示,体外发酵模型连续运行8 d后,3名志愿者的发酵液细菌PCR-DGGE条带一致,不同培养基存在特异的细菌条带。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,3名志愿者的粪便样品主要由4个细菌门组成,分别是拟杆菌门、厚壁菌门、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。在考虑细菌百分含量的情况下,VI培养基对3名志愿者肠道菌群的模拟相似性是0.847、0.825、0.968,XP培养基为0.927、0.926、0.836。当不考虑细菌百分含量,只考虑细菌种类时,VI培养基对3名志愿者肠道菌群的模拟相似性是0.553、0.580、0.623,XP培养基为0.617、0.520、0.574。VI和XP培养基模拟效果存在个体差异,VI培养基对志愿者3菌群的模拟效果更好,XP培养基对志愿者1、2菌群的模拟效果更好。VI和XP培养基均能较好地模拟拟杆菌和毛螺旋菌属细菌的生长,但VI和XP培养基中也存在各自特异生长的细菌。在发酵罐内检测到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是15~35 mmol/L,产生多的是丁酸和丙酸。

发酵系统可用于肠道细菌的模拟培养,不同碳水化合物对肠道细菌的体外模拟效果有不同影响,能体外模拟培养出相同的细菌,也有在各培养基中特异性生长的细菌,但对3名志愿者肠道细菌模拟相似性均在80%以上。

 

特点

1.内控对照已加在预混液中,无需另外配置,使用便捷。

2.高特异性,一次检测即可涵盖所有常见易感染细胞的支原体物种(包括欧洲药典规定的9种支原体)。与细菌和真核DNA无交叉反应。

3.高灵敏度,50个基因组DNA/每个反应。

4.有相应配套的支原体

基因组DNA和细菌基因组DNA,便于特异性验证。

5.有相应配套的支原体定量标准品,便于后定量检测。

Baidu
map